重大突破!柔性透明導電膜低溫制備技術問世
重大突破!柔性透明導電膜低溫制備技術問世
需要增透減反技術可以聯系我們上海工廠18917106313
上海卷柔新技術光電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光學儀器及其零配件的高科技企業,公司2005年成立在上海閔行零號灣創業園區,專業的光電鍍膜公司,技術背景依托中國科學院,卷柔產品主要涉及光學儀器及其零配件的研發和加工;光學透鏡、反射鏡、棱鏡,平板顯示,安防監控等光學鍍膜產品的開發和生產,為全球客戶提供上等的產品和服務。
摘要:本文詳細闡述了柔性透明導電膜低溫制備技術這一重大突破。通過對傳統制備技術面臨的挑戰分析,引出低溫制備技術的研發背景。深入探討了該技術的原理、具體制備方法及實驗過程,展示了其在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拓展應用范圍等方面的顯著優勢。同時,對該技術在多個領域的應用前景進行了展望,并對未來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見解,為柔性透明導電膜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參考。
一、引言
柔性透明導電膜(Flexibl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s,FTCFs)因其獨特的柔韌性和良好的光學透明性與導電性,在現代電子設備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從可折疊顯示屏、柔性太陽能電池到智能可穿戴設備,FTCFs 的應用無處不在。然而,傳統的 FTCFs 制備技術存在諸多局限性,其中高溫制備過程帶來的高成本、對柔性基底的損傷以及難以與某些熱敏材料兼容等問題,嚴重制約了 FTCFs 的大規模應用和性能提升。因此,研發一種低溫制備技術成為該領域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二、傳統制備技術面臨的挑戰
(一)高溫制備的高成本
傳統的 FTCFs 制備方法,如物**相沉積(PVD)中的磁控濺射、化學氣相沉積(CVD)等,往往需要在高溫環境下進行。例如,磁控濺射制備氧化銦錫(ITO)透明導電膜時,基底溫度通常需達到 200 - 500℃,CVD 法制備碳納米管(CNT)基 FTCFs 時,反應溫度甚至高達 800 - 1000℃。高溫環境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增加了生產成本,還對設備的耐高溫性能提出了極高要求,進一步提高了設備投資成本。
(二)對柔性基底的損傷
柔性基底材料,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酰亞胺(PI)等,其玻璃化轉變溫度相對較低。在高溫制備過程中,這些柔性基底容易發生變形、熱降解等現象,導致 FTCFs 的柔韌性和機械性能下降。例如,PET 在溫度超過 150℃時,就會出現明顯的收縮和力學性能劣化,嚴重影響了 FTCFs 在柔性電子設備中的應用可靠性。
(三)與熱敏材料兼容性差
在一些新興的應用中,需要將 FTCFs 與熱敏材料集成,如有機半導體材料用于柔性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器。然而,傳統高溫制備技術會使熱敏材料發生熱分解或性能改變,無法實現有效的集成,限制了 FTCFs 在這些領域的應用拓展。
三、低溫制備技術原理
(一)低溫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原理
低溫 PECVD 技術是在傳統 CVD 基礎上發展而來。在 PECVD 過程中,通過射頻(RF)或微波(MW)等方式產生等離子體。等離子體中的高能電子與反應氣體分子碰撞,使其激發、電離,從而降低了反應所需的活化能,使得反應能夠在較低溫度下進行。以制備氧化鋅(ZnO)基 FTCFs 為例,在低溫 PECVD 系統中,通入鋅源氣體(如二乙基鋅,DEZn)和氧源氣體(如氧氣,O?),在等離子體環境下,DEZn 和 O?發生化學反應,在基底表面沉積形成 ZnO 薄膜。由于等離子體的作用,反應溫度可降低至 100 - 200℃,遠低于傳統 CVD 法所需溫度。
(二)溶液法低溫制備原理
溶液法低溫制備 FTCFs 主要基于化學溶液中的離子反應和自組裝過程。以制備銀納米線(AgNW)基 FTCFs 為例,首先通過化學還原法在溶液中合成 AgNWs。然后,將含有 AgNWs 的溶液均勻涂覆在柔性基底上,如通過旋涂、噴涂等方法。在室溫或低溫(一般不超過 100℃)條件下,利用溶劑揮發、離子交聯等作用,使 AgNWs 在基底表面形成相互連接的導電網絡。這種方法避免了高溫處理,有效保護了柔性基底的性能。
四、低溫制備技術的具體方法及實驗過程
(一)低溫 PECVD 制備實驗
實驗設備與材料:采用射頻 PECVD 設備,配備溫度控制系統。實驗材料包括柔性 PI 基底、DEZn、O?以及氬氣(Ar)作為載氣。
實驗步驟:首先將 PI 基底放入 PECVD 反應腔室,抽真空至 10?? Pa 量級。然后通入 Ar 氣清洗腔室,接著按一定比例通入 DEZn 和 O?,開啟射頻電源,設置功率為 100 - 200 W,反應溫度為 150℃,沉積時間為 30 - 60 分鐘。在反應過程中,通過石英晶體微天平實時監測薄膜的沉積速率。
實驗結果:成功制備出具有良好結晶質量的 ZnO 薄膜,其在可見光范圍內的透光率達到 85% 以上,方塊電阻低至 100 - 200 Ω/□,且 PI 基底未出現明顯變形或性能劣化。
(二)溶液法制備 AgNW 基 FTCFs 實驗
實驗設備與材料:實驗設備包括磁力攪拌器、超聲清洗器、旋涂儀等。材料有硝酸銀(AgNO?)、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乙二醇(EG)作為還原劑、柔性 PET 基底。
實驗步驟:首先在 EG 溶液中加入 AgNO?和 PVP,攪拌均勻后,在 160℃油浴中反應 3 - 4 小時,合成 AgNWs。將合成的 AgNWs 溶液超聲分散后,用旋涂儀以 3000 - 4000 r/min 的轉速涂覆在 PET 基底上,然后在 60℃烘箱中干燥 10 - 15 分鐘,使溶劑揮發并促進 AgNWs 網絡的形成。
實驗結果:制備的 AgNW 基 FTCFs 在可見光區透光率可達 90% 左右,方塊電阻為 50 - 100 Ω/□,PET 基底保持良好的柔韌性,彎折 1000 次后,薄膜的電學性能和光學性能無明顯下降。
五、低溫制備技術的優勢
(一)成本顯著降低
能源消耗減少:由于低溫制備技術反應溫度大幅降低,相較于傳統高溫制備技術,能源消耗可降低 50% - 80%。以大規模生產 ITO 薄膜為例,采用低溫 PECVD 技術,每年可節省大量的電費支出。
設備投資成本降低:低溫環境對設備的耐高溫要求降低,可選用更為普通的設備材料,從而降低了設備的投資成本。例如,傳統高溫 CVD 設備的造價通常在數百萬至上千萬元,而低溫 PECVD 設備造價可降低 30% - 50%。
(二)生產效率提高
更快的沉積速率:在低溫 PECVD 技術中,等離子體的存在加速了反應氣體的活化和沉積過程,使得薄膜的沉積速率相較于傳統 CVD 法提高了 2 - 3 倍。在溶液法制備中,低溫干燥過程時間短,且可實現連續化生產,如采用卷對卷(roll - to - roll)工藝,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減少設備維護時間:低溫環境下,設備的部件磨損和老化速度減緩,設備維護周期延長,維護成本降低,進一步提高了設備的有效生產時間。
(三)拓展應用范圍
與熱敏材料的兼容性增強:低溫制備技術使得 FTCFs 能夠與有機半導體、生物材料等熱敏材料有效集成。例如,在柔性 OLED 顯示器中,可采用低溫制備的 FTCFs 作為陽極,與有機發光層**匹配,提高了顯示器的發光效率和穩定性。
適用于更多柔性基底:由于對柔性基底的損傷小,低溫制備技術可應用于更多種類的柔性基底材料,如熱穩定性較差的聚乙烯醇(PVA)、纖維素等,為 FTCFs 在生物醫學、環保等領域的應用開辟了新途徑。
六、應用前景
(一)柔性電子設備領域
可折疊顯示屏:低溫制備的 FTCFs 能夠滿足可折疊顯示屏對薄膜柔韌性、導電性和光學透明性的嚴格要求。在多次彎折過程中,薄膜不易出現裂紋或性能下降,為實現高分辨率、大尺寸的可折疊顯示屏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持。
柔性傳感器:用于制作各類柔性傳感器,如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等。低溫制備的 FTCFs 可與柔性敏感材料集成,提高傳感器的靈敏度和穩定性,在智能可穿戴設備、醫療監測設備等方面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二)新能源領域
柔性太陽能電池:作為柔性太陽能電池的電極材料,低溫制備的 FTCFs 能夠有效降低電池的制造成本,提高電池的柔韌性和可彎曲性。在一些特殊應用場景,如建筑物的柔性光伏幕墻、可穿戴太陽能設備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新型儲能器件:在柔性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池等儲能器件中,FTCFs 可作為集流體或電極修飾材料。低溫制備技術有助于實現儲能器件與柔性基底的良好結合,提升儲能器件的性能和柔性。
(三)生物醫學領域
生物傳感器:利用低溫制備的 FTCFs 與生物材料的兼容性,可制作生物傳感器用于檢測生物分子、細胞等。例如,在血糖傳感器、DNA 傳感器等方面,FTCFs 能夠提供穩定的導電通路,實現生物信號的快速、準確檢測。
可植入醫療設備:在可植入的柔性神經電極、心臟起搏器等醫療設備中,低溫制備的 FTCFs 可作為電極材料,其良好的柔韌性和生物相容性,能夠減少對人體組織的損傷,提高設備的**性和可靠性。
七、未來展望
盡管柔性透明導電膜低溫制備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仍有許多方面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完善。在材料方面,需要開發性能更優異的導電材料和柔性基底材料,以進一步提高 FTCFs 的綜合性能。
在制備工藝上,需進一步優化低溫制備過程,提高薄膜的均勻性、穩定性和可重復性。同時,加強對低溫制備技術的基礎研究,深入理解反應機理和薄膜生長機制,為技術的持續**提供理論支持。此外,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發展,FTCFs 將面臨更多的應用需求和挑戰,低溫制備技術有望在這些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推動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
總之,柔性透明導電膜低溫制備技術的問世,為該領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有望在未來的科技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眾多行業的技術革新和產品升級。
關于我們
上海卷柔新技術光電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光學儀器及其零配件的高科技企業,公司2005年成立在上海閔行零號灣創業園區,專業的光電鍍膜公司,技術背景依托中國科學院,卷柔產品主要涉及光學儀器及其零配件的研發和加工;光學透鏡、反射鏡、棱鏡,平板顯示,安防監控等光學鍍膜產品的開發和生產,為全球客戶提供上等的產品和服務。
采用德國薄膜制備工藝,形成了一套具有嚴格工藝標準的閉環式流程技術制備體系,能夠制備各種超高性能光學薄膜,包括紅外薄膜、增透膜,ARcoating,激光薄膜、特種薄膜、紫外薄膜、x射線薄膜,應用領域涉及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美容、醫用激光器、光學科研,紅外制導、面部識別、VR/AR應用,博物館,低反射櫥窗玻璃,畫框,工業燈具照明,廣告機,點餐機,電子白板,安防監控等。卷柔新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生產線【sol-gel溶膠凝膠法鍍膜線】,這條生產線能夠生產全球先進的減反射玻璃。鍍膜版面可達到2440*3660mm,玻璃厚度從0.3mm到12mm都可以,另外針對PC,PMMA方面的增透膜也具有量產生產能力。ARcoating減反膜基本接近無色,色彩還原性好,并且可以避免了磁控濺射的缺點,鍍完增透膜后玻璃可以做熱彎處理和鋼化處理以及DIP打印處理。這個難度和具有很好的應用性,新意突出,實用性突出,濕法鍍膜在價格方面也均優于真空磁控的干法。
卷柔減反射(AR)玻璃的特點:高透,膜層無色,膜硬度高,抗老化性強(耐候性強于玻璃),玻璃長期使用存放不發霉,且有一定的自潔效果.AR增透減反膜玻璃產品廣泛應用于**文博展示、低反射幕墻、廣告機玻璃、節能燈具蓋板玻璃、液晶顯示器保護玻璃等多行業。
我們的愿景:卷柔讓光學更具價值!
我們的使命:有光的地方就有卷柔新技術!
我們的目標:以高質量的產品,優惠的價格,貼心的服務,為客戶提供優良的解決方案。
上海卷柔科技以現代鍍膜技術為核心驅動力,通過鍍膜設備、鍍膜加工、光學鍍膜產品服務于客戶,努力為客戶創造新的利潤空間和競爭優勢,為中國的民族制造業的發展貢獻力量。